内容要素
效力注释:
现行有效
发文日期:
2022-11-20
发文字号:
发文机关: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收藏

【解读】关于《合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政策解读

一、出台依据


(一)《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国发〔2020〕15号)


(二)《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城镇评审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卫生县标准><国家卫生乡镇标准>的通知》(全爱卫发〔2021〕6号)


(三)《关于做好2022年卫生创建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皖爱卫办〔2022〕17号)


二、出台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和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创建卫生城市对于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改变城市面貌,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22-2024年是新一轮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周期,《安徽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底,国家卫生城市申报率达90%以上。2021年,我市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具备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资格。2022年,根据《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我市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三、起草过程


为认真抓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依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国家卫生城市评审与管理办法》,市卫健委牵头起草《行动计划》(草稿),在征求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31家市直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行动计划》(送审稿),并通过合法性审查。9月29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四、主要目标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爱国卫生工作原则,通过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争取到2024年底实现创成国家卫生城市目标,城市环境卫生显著改观,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居民健康素养全面提升。


五、主要内容


共七项主要任务。一是加强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二是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三是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现象。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清洁、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空气质量、城区内地表水断面达到要求。五是加强重点场所卫生管理。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店、小歌舞厅、小旅店、学校和托幼机构教室、食堂(含饮用水设施)、宿舍、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或相关规定。六是加强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管理。加强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作坊管理,无固定经营场所的食品摊贩实行统一管理,规定区域、限定品种经营。市政供水、居民小区供水管理规范,供水单位有卫生许可证。七是加强疾病防控与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强化重大传染病防控机制,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定期为适龄人群提供预防接种服务。建立政府组织和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病媒生物防控机制,掌握病媒生物孳生地基本情况、密度变化和侵害状况。


六、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合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领导组,统筹推进创建。二是强化工作保障。各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职尽责,加强协调配合,强化工作执行,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创建任务。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全方位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宣传,形成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七、下一步工作


统筹推进《行动计划》的各项任务落实工作,确保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建设健康城市奠定基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