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费用化修理费用,是做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依据是什么?

根据财政部会计司网站上发布的固定资产准则相关实施问答,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财会〔2006〕3号)、《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财会〔2006〕3号)等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因此,不符合固定资产资本化后续支出条件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在发生时应当按照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与存货的生产和加工相关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按照存货成本确定原则进行处理,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专设的销售机构等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按照功能分类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财会〔2006〕3号)规定:“第五条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第七条 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与存货的生产和加工相关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应计入“制造费用”,期末结转至“生产成本”。 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销售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用“销售费用”。 【图1】

1.《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财会〔2006〕3号) 2.《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财会〔2006〕3号)

关注公众号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