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分析
财务管理

什么是财务管理的保本分析?相关指标如何计算?

财务管理的保本分析是基于本量利基本关系原理进行的损益平衡分析或盈亏临界分析。它主要研究如何确定保本点,以及有关因素变动的影响,为决策提供超过哪个业务量企业会盈利,或者低于哪个业务量企业会亏损等信息。 

保本分析是基于本量利基本关系原理进行的损益平衡分析或盈亏临界分析。它主要研究如何确定保本点,以及有关因素变动的影响,为决策提供超过哪个业务量企业会盈利,或者低于哪个业务量企业会亏损等信息。 保本点,亦称盈亏临界点(本书中“保本点”与“盈亏临界点”同义),是指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又不亏损的状态。通常用一定的业务量(保本量或保本额)来表示。 1.保本量分析 对生产销售单一产品的企业来说,保本点的计算并不困难。由于计算利润的公式为: 息税前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令息税前利润=0, 此时的销售量即为保本量: 0=单价×保本量-单位变动成本×保本量-固定成本 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2.保本额分析 在现代经济中,产销单一产品的企业已为数不多,大多数企业同时产销多种产品。在多品种情况下,由于不同品种产品销售量加总没有意义,因此,多品种情况下总体或综合盈亏平衡状态时的销售额更有意义。 由于息税前利润计算的公式为: 息税前利润=销售额×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令息税前利润=0, 此时的销售额即为保本额: 0=保本额×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保本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财务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

关注公众号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