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要素
效力注释:
现行有效
发文日期:
2010-07-01
发文字号:
发文机关:
财政部会计司
收藏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讲解

一般认为,企业就是创造利润的,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唯一目标,社会责任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这种观点和定位有失偏颇。企业创造利润或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固然重要,但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尤其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如果不顾一切地追逐利润而不履行社会责任,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也要履行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应尽的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企业的光荣使命。因此,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从实现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出发,单独规定了社会责任指引,旨在促进企业发展中不能忘记履行社会责任。


一、企业为什么要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目前,国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强调企业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企业社会责任超越了以往企业只对股东负责的范畴,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党和政府、行业协会、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的推动和帮助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升,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争做“优秀企业公民”成为一种潮流,社会责任的履行成为企业实现社会价值及对利益相关者承诺的重要手段。修订后的《公司法》也首次将“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写入法律条文中。2008年1月,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建议并要求有条件的企业要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同年12月,沪深两地交易所同时鼓励上市公司在2008年年报中主动向社会提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深交所要求深证100指数企业必须对外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许多企业也自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掀起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热潮。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规定,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含服务)、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指引中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建立在经济责任基础上的其他社会责任。


(一)企业创造价值与履行社会责任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1.企业是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无论是生产过程中的加强生产安全,提升产品质量,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还是通过自身规模和效益扩大来促进就业和保护员工权益,都是直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通过价值创造,不断通过税收、红利、工资和产品等形式为国家、股东、员工以及消费者提供财富,本质就是在履行社会责任。而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帮助企业规避监管等风险,赢得品牌和声誉,赢得公信力和商机,得到社会尊敬的企业,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而且,如果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产品之中,会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海信集团从“节能减排”的要求出发,开发变频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其家用电器的生产,确立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2005年,在变频空调市场主要竞争品牌中,海信市场占有率高达68.17%,大大提升了财务业绩。


2.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必然导致企业竞争力的削弱,反而会有助于改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及强化企业的经济效益。美国DePaul大学2002年研究发现,有良好社会责任声誉的企业比一般的企业有更高的销售收入。美国LRN公司曾经于2006年进行了一场市场伦理调查,结果显示,72%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以更高的价格选择从以符合伦理的方式从事商业实践的企业购买产品和服务,70%的人已经有过确信某个企业道德有问题而拒绝从其购买商品和服务的经历。当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化到足以转化为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时,企业实施社会责任这一战略便会成为企业利润的源泉,承担社会责任将成为企业的内在动因,此时不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将遭到公众(消费者)抵制,受到市场惩罚,给企业造成利润损失,从而影响企业的价值;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将得到消费者的“褒奖”,提升企业价值,为企业持续经营提供发展空间。因此,企业把生产理念、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应尽的社会责任有机结合,把企业内外关系统筹兼顾,就可以实现互利双赢和多赢。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归根到底是要求提升发展质量问题。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众所周知,如果企业做不到安全生产,事故频繁,人员伤亡,必然是欲速则不达甚至关闭;如果企业产品质量低劣,损害消费者利益,很快将失去市场,或者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必然导致停产;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逐利润,这就违背了企业发展宗旨;如果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这就是犯罪。以浪费资源为代价追求速度和效益,必然危及子孙后代,如此等等。由此可见,企业在制定和实现发展战略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否则,企业必然短命。企业只有重视和履行社会责任,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持续长远发展的目标。


(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打造和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品牌美誉度的重要举措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的社会认同度,包括国内认同度和国际认同度。在激烈的品牌竞争中,对企业而言,最典型的稀缺资源,无疑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和忠诚度。通过广告宣传等包装手段可以暂时提高企业形象,但是花费巨大且未必长久,而真正提升企业形象取决于履行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第一,环境保护符合国家质量标准,避免掠夺性开发资源,促进社会就业等,从发展质量上下工夫,苦练内功,重视内涵,在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实现发展目标,或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优质企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和不断提升企业形象,在此基础上的企业形象必然被社会广泛认可。


二、企业应当履行哪些社会责任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规定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方面。这是就一般企业而言,特殊行业的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不完全相同。


(一)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企业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我国,由于企业安全生产的意识非常淡薄,众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条件差、安全技术装备陈旧落后、安全投入严重不足、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安全执业素质低、安全管理混乱等因素,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每年都发生大量的矿难、烟花爆竹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楼房倒塌、交通事故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酿成多少家破人亡的惨剧,给企业声誉、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例5-1】2003~2006年全国各类安全生产伤亡事故情况


注:(1)特别重大事故为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2)特大事故为一次死亡10~29人的事故;(3)重大事故为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4)各类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包括煤矿企业、工矿商贸业、建筑企业、金属与非金属矿发生的伤亡事故以及火灾、道路交通、铁路交通、渔业船舶等引发的伤亡事故。


1.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风险


(1)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的风险。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安全生产机构形同虚设,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2)企业安全投入不足的风险。企业未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没有制订安全投入计划和相关台账,特种设备未定期检验,加大生产风险。


(3)企业员工缺乏安全意识的风险。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不清楚自己的法定职责;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差,不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上岗作业。


(4)一些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和管理台账。


(5)缺乏安全事故发生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缺乏演练,可操作性差,事故发生后,迟报、谎报和瞒报,给管理部门的调查处理造成困难。


【例5-2】


2000年初,某县花炮厂接到一笔大规格爆竹(属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品种)的生产订单。因时间紧、任务重,厂方招收一批未经任何安全教育和培训的人员到厂务工。配药工李某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火药摩擦起火,引起爆炸。由于该厂生产的是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大规格爆竹,车间内存放的成品和半成品及原料火药量严重超标,直接爆炸源引发周围堆放的成品、半成品和原料接连爆炸,导致30多人死亡。


经国家安全生产部门调查,认为引发这起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但重要原因就是该厂生产管理十分混乱,没有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没有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没有配备专职的安全检查人员,部分从业人员未经任何安全教育和培训。


2.企业防范安全生产风险的控制措施


(1)建章建制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一是建立安全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企业的规矩,安全生产规章是企业规章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


二是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都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作用是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种安全检查活动,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各种事故隐患,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等等。它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组织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某些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很小,如电子行业等,可以不设立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但必须设置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来负责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的危险性、规模大小等综合因素来确定是否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人员。


三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就是将国家和企业制定一系列涉及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落实到位。企业应当结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层层分散安全生产的管理任务,每一项安全生产工作都有且只有一个角色处于主责地位,保证事有所属,人尽其责。


(2)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和经常性维护管理。


一是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的企业,应当将安全生产投入列为首位,将员工的生命安全视为头等大事,加大安全生产的技术更新,保证投入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人力、财物及时、足额到位。安全生产投入虽然不会像一般投资那样直接反映在产品数量或质量上,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可以保证生产的正常和连续进行,减少或杜绝发生安全事故及职业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是保证取得正常效益的必要条件。因此,安全投入不应该是企业的负担,它所产生的结果绝不是简单的成本增加。企业应当通过预算安排等手段,同时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组织开展生产设备的经常性维护管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必须从基础管理抓起,应当量化设备维护保养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如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标准、工作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以及班组、车间(处室)、企业多级考核体系,建立设备完好率、泄漏率、故障率、保养达标率、运转率等设备维护保养考核指标,切实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


(3)开展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实行特殊岗位资格认证制度。


一是安全生产教育。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至关重要。通过培训教育,让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他们防范灾害的技能和水平。培训教育应当经常化、制度化,做到警钟长鸣,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安全生产教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法规教育、安全技术教育等。


二是岗位资格认证制度。企业应该根据生产经营的特点,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实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实施。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肩负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责任,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特别是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该由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对于特殊作业人员和特殊资质要求的生产岗位,因工作接触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危险性较大,容易发生事故,必须依法实行资格认证制度,持证上岗。


(4)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警和报告机制。


一是安全事故应急预警。建立安全生产应急处理预案是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针对企业实际,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对于特殊行业的企业,要认真分析本单位可能导致危机事故发生的因素,建立专门的应急指挥部门,配备专业队伍和必要的专业器材等,切实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制定各级各类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强化演练。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按照预定程序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能迅速组织抢救做到临危不乱,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事故损失。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和新的危险源的出现,及时修改和完善应急救援机制。要注重企业内部与社会的互动,充分利用社会功能,构建“体系完整、机制完善、反应迅速、救助得力”的应急体系。


二是安全生产报告机制。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之后,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告,不得迟报、谎报和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规范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制度,为规范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维护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进一步提供了制度保障。安全生产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都有报告事故的责任。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和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已经采取的措施等。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还应当及时补报。


【例5-3】


中国石化集团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通过以下方式为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1)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确保责任落实。2009年中国石化集团以深化HSE(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营为主线,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完善13项HSE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年度安全环保大检查和专项督查,对重点企业开展HSE审核。每季度召开HSE视频会议,通报事故、部署任务,始终保持安全环保工作高压态势,促进了安全环保责任制的层层落实。


(2)开展“我要安全”活动,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在全系统开展“我要安全”系列活动,包括举办专题演讲、应急演练、安全知识竞赛、拍摄优秀DV短片等活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冬季“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理念转变。将安全管理真正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体现在每名员工具体行动之上。


(3)高度重视隐患治理,提升装置和设施安全水平。中国石化2005~2009年共投资82.02亿元用于安全隐患治理,装置设施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4)扎实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立,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中国石化集团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管理原则,建立了从下到上、完整统一的应急管理指挥体系,逐年修订完善集团公司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5)以承包商及临时用工为重点,强化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中国石化执行“谁发包、谁负责”原则,从源头控制风险,通过加强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安全监督,试行承包商HSE认证准入审查办法,严把承包商的准入关;定期通报承包商在直属企业的违章违纪情况,增强对承包商的约束力。建立和执行事故连带责任负责制。


(二)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企业长久发展的生命线。本书中涉及的产品,既包括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物品,也包括未经过加工的农、牧、渔业等初级农产品。企业产品质量的优劣,事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群体最为关心的。但企业的“逐利”行为常常成了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忽视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国内频频曝光的产品质量事件,如三鹿奶粉事件、SK-II事件、冠生园月饼事件等,使消费者对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特别是食品的质量普遍感到担忧。因此,企业如何忠实地履行对产品质量的承诺,真正尊重与维护消费者的权利,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例5-4】


三鹿集团公司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之一,“航天乳饮料及乳粉”唯一合作伙伴,全国唯一“航天乳饮料”专业生产企业。三鹿奶粉是国内第一批获得“免检”的奶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免检产品。然而正是有着如此耀眼光环的企业和产品,在神州大地上制造出了让一千多个家庭流泪的悲剧。700吨毒奶粉,山一样地压向了中国老百姓,压出了我国在食品生产方面存在的危机,也压出了我国企业在社会、安全、法律等各方面所存在的严重责任问题。


1.企业产品质量方面的风险


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风险,不仅侵害消费者利益,也会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


(1)因产品瑕疵导致产品质量风险。产品不具备良好的特征和特性,不符合明示的产品标准,或者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在适用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等各种特征和特性方面出现质量瑕疵,如产品的使用性能不稳定等,虽然产品本身并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仍可继续使用。


(2)因产品缺陷导致的产品质量风险。产品缺乏合理的安全性,即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这种危险可能出自产品的设计、产品的制造或者产品的指示,即产品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制造缺陷及指示缺陷。


(3)售后服务风险。作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一个纽带,如果不能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则有可能损害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整体形象,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2.控制产品质量风险的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劣质产品的危害不言而喻,一害自己,二害他人,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结合企业产品特点,按国际或国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选用适用的要素和决定要素采用的程度,制定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包括生产设备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原料组成、产品规格、售后服务等,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质量体系认证或产品质量认证的方式,如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质量体系认证的对象是质量体系,即质量保证能力,能够提高顾客对供应商的信任度。


(2)严格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称为质量控制。产品从原材料进厂,一直到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和流程,都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作保证。企业应当加强从采购、生产过程入手,通过严格的质量监控,消除可能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因素。采购环节应当加强对供货商进行评定,建立供货商目录,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定期对供货商的供货质量状况进行评估。


人是造成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如员工的技术熟练程度、操作标准、体力和情绪等状况,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产生质量。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相对保证员工岗位的稳定性,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产品质量控制记录和成品检验。通过定期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等形式,查找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改进措施等。


(3)加强产品售后服务。企业售后服务不仅是一种经营,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是企业与客户、消费者沟通、联系的一个纽带。企业通过优质的售后服务,促进与客户、消费者的关系更加紧密,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产品信誉,扩大产品影响,培养客户的忠诚度。企业应当把售后服务作为企业采取有效竞争策略、提高产品服务增值的重要手段,重视和加强售后服务,创新售后服务方法,力争做到件件有结果、有分析、有整改、有考核。对有缺陷的产品,应当采取及时召回、实行“三包”等,赢得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信赖和支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例5-5】


中国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高质量的产品为企业生存之本,诚信的合作为经营之道,客户的满意为价值之源。为确保产品质量,公司采取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


(1)控制质量,从源头抓起。公司根据统一管理、动态考核的原则,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按照既定制度统一标准,对供应商进行量化资格考评,制定相应行为规范准则,杜绝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公司搭建核心供应商资源平台,以产品形成、供应链等多方面指标为期望值,与产品质量高、服务能力强、商业信誉好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保证品质,以科技为先。公司坚持以质量取胜的战略方针,制定质量保证制度,建立质量监察体系,积极组织贯彻实施各类行业标准,在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的安全性,致力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实现用户利益的最大化。


(3)客户满意,用服务创造。持续改善对用户的服务水平,努力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是公司保障客户权益的重点工作。为了实现客户权益的最大化,公司全过程、全方位打造高品质的客户服务体系。公司对经销商加强基础管理,对销售人员逐步落实以基础培训、进阶培训、专项培训、现场辅导为构架的销售服务培训体系,支撑服务能力的提升,定期对经销商进行服务、销售满意度的动态测评,保证客户服务质量的稳固。为了能够保证全天候服务客户,公司建立了与客户多渠道的有效沟通机制,建立了顾客管理档案,利用电话、网络、传真、电子邮件多渠道受理各类客户问题,向相关单位快速反馈客户的各类信息。同时,公司大力开展“管家式”服务,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周到、细致、尊贵的全心服务,将每一个细节做好、做实,为客户营造安心、放心的用车环境。


(三)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不同程度地表现为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过大,浪费现象严重,同时也带来了生产生活环境的恶化。我国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古人曾经说过:“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不在全社会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经济发展就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制约。


1.企业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风险


(1)环境法律法规、行业政策的限制风险。在我国《宪法》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下,《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日趋完善,同时随着“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提出,都对企业的环保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考核和管辖范围的扩大、各项指标和要求的提高以及违规处罚的日渐严厉,一些不规范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难题。


(2)绿色消费的推崇、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风险。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促使绿色消费、绿色贸易大行其道,为满足市场供求新要求,企业必须在产品质量、生产环节各方面不断改进,避免因市场抵制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3)企业所属行业的特点引起的环境风险。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材料、生产设备、排放物差异悬殊,当企业属于污染产业时,众多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使各环节都有可能引发环境问题,潜在环境风险也就成为可能,由此可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产。


(4)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限制引起的环境风险。由于自身经济条件、技术水平或管理能力的限制,企业无法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以及管理上的疏忽,将大大提升环境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且,往往这一类企业对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能力较弱,面临着花费高额污染治理费甚至违法处罚的难题。由这些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对企业的不良影响,也构成了企业环境风险的一个方面。


2.企业在控制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风险方面的控制措施


(1)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企业要在快速增长中破解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必须转变发展方式,重视生态保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第一,实现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企业应当加大对环保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和技术支持,按照国家有关清洁生产规定和指标体系要求,不断改进工艺流程,加强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实现清洁生产。


第二,实现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企业在生产中应加强对废气、废水、废渣的自行回收、利用和处置等综合治理,推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对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着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


企业发展离不开能源和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资源对企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企业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进步推动替代技术和发展替代产品、可再生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才能有效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3)建立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监测考核体系。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规章制度;通过宣传教育等有效形式,不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建立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监控制度,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建立完善监测考核体系,强化日常监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建立和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严格监督,落实岗位责任制,保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应急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发生紧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同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及时上报,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例5-6】


中国石油集团将关爱生命、保护环境融入公司理念,始终坚持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重视环境保护,强化安全管理,追求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目标,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生产型企业,推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做法是:


(1)节约能源。通过在公司内推广节能减排典型经验,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强监督管理,加快推进节约型企业创建活动,不断提高能源和水资源的利用水平,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公司不断健全和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对初步设计中的节能部分进行严格审查,从源头上控制高能耗、低效益新建产能和新上项目的能耗增量。


(2)减少排放。公司通过实施分解落实污染减排目标指标、推进十大减排工程、加快建设污染减排体系、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强污染减排效果评估等措施,全部实现达标排放,污染减排取得较大成效。2009年,公司在全系统推进《环境统计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管理规定》的实施,建立了污染减排监测、统计和考核三大体系,编制了《中国石油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方案》,发布了《水污染应急“三级”防控技术要求》和《水污染应急“三级”防控设施管理技术规范》。


(3)加强环保技术研发。近年来,公司形成了稠油污水回用锅炉、炼化污水回用、钻井及井下作业清洁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四大类环保新技术。2009年,针对所属石化类企业污染物来源特点,发布了《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


(4)应对气候变化。公司积极响应、配合政府号召,高度重视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有序推进。公司《“十一五”环境保护发展计划》把温室气体控制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积极从源头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使用控制三个环节全过程规划和减缓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5)建立环保管理体系。作为一家负责任的能源公司,公司把环保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司积极应对生产运营中面临的环保风险和挑战,推进完善HSE管理体系。今后,公司仍将积极推进和完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健康、安全与环境的一体化管理。


(四)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


1.促进就业


保障就业、稳定就业,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计。让尽可能多的劳动者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是企业应尽的义务。


(1)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第一,法律风险。企业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事实上的就业歧视,招致投诉的风险。第二,招聘失败风险。企业招聘员工是需要成本的,招聘成本除包括招聘广告或人才市场摊位费、招聘人员工资、误餐、交通费等直接费用外,还包括失败成本,如招入人员不胜任的试用工资、重新招人的各项费用等,且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第三,人才过剩风险。人才的引进计划与企业发展阶段脱节,导致人才过剩,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


(2)降低企业促进就业方面的控制措施:第一,提供公平就业机会。企业作为就业工作的最大载体,应当以宽广的胸怀接纳各方人士,为国家和社会分忧解难,促进充分就业。在各级政府培训提高劳动者专业技能和素质、鼓励企业扩大就业方面给予税收等优惠待遇同时,企业应结合实际需要,转变陈旧或功利的用人观念,在满足自身发展的情况下,公开招聘、公平竞争、公正录用,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建筑企业、服务型企业、商业零售企业、劳动服务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当成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体。企业在录用员工时,不能因民族、种类、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歧视,要保证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企业除通过增加投资、新增项目的途径来扩大就业外,最重要的是科学安排劳动力,扩大就业门路。第二,加强对应聘人员的审查。做好招聘审查工作,提高招聘成功率,可直接大幅度减少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并减少各种风险。企业应当严格审查应聘人员的年龄(是否满16周岁)、身份、学历、资格、工作经历等信息是否真实;审查是否与其他企业签订有未到期劳动合同,应查验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以及其他能证明该职工与任何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凭证,方可与其签订劳动合同。防止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能承担的连带赔偿责任。


【例5-7】


阿里巴巴集团自身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属于促进就业的典范:成立10年来,从18人的创业团队发展成为约1.8万人的企业。2009年,公司净增加员工达6000人。以创业实现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淘宝网坚持免费开店的零门槛政策,降低创业风险,这对于大学生等缺资金、没经验的弱势群体来说,是最好的创业选择。2009年,在淘宝网上涌现出了一批大学生、残疾人、失业者的创业明星,鼓舞着更多的人自主创业,有尊严地工作。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IDC测算,截至2009年6月,通过淘宝网实现直接就业的人数为69万人。


2.员工合法权益保护


员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既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企业应当尊重员工,关爱员工,维护员工权益,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稳定和共同发展。


(1)企业在保护员工合法权益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第一,侵犯员工民主权利的风险。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组织等参与企业重大决策是企业员工的民主权利,有些企业经营者有意淡化、回避或不能正常落实员工代表大会制度,即使举行员工代表大会也只是“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侵犯了员工的民主权利。第二,侵犯员工人身权益的风险。一些企业缺乏对员工生命的尊重和保护,对员工的人身安全采取极不负责的态度,员工的生产作业环境和居住条件极为恶劣;一些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对员工进行污辱、体罚、非法搜身,甚至殴打,严重践踏员工的人格尊严,伤害员工的身心健康。第三,薪酬管理风险。企业未能提供合理的薪酬来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第四,员工发展风险。企业未能向员工提供公平科学培训和晋升机制。


保护员工合法权益方面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中,工作没做好,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或在工作中表现消极,或选择离开企业,这样均会影响企业发展。


(2)企业保护员工合法权益,规避相关风险的控制措施:第一,建立完善科学的员工培训和晋升机制。通过员工个性化的培训,保证员工及时获得必要的知识储备,适应快、能力强的人能迅速掌握各阶段的技能,进而能得到更快的晋升。企业应当保证晋升对每个人的公平、公正,并进而通过公平竞争和优越的机会吸引大批有能力的员工为企业真诚服务。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薪酬增长机制。薪酬的高低,无疑是吸引和争夺人才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企业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结合内外部因素和员工自身表现等,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正常增长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员工工资等薪酬应当及时发放,员工各类社会保险应当及时足额缴纳,不得无故拖欠和克扣。企业应当重视和关注、积极缩小高管薪酬与员工的收入差距,促进企业高管人员与员工的薪酬有机协调统一。第三,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快节奏,导致员工身心高度紧张,承受过重的职业压力,很多员工处于亚健康状态。企业应当关心员工身体健康,保障员工充分的休息、休假权利,广泛开展娱乐休闲活动。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组织建设,通过企业内部员工热线、信访接待、内部媒体、员工建议箱等渠道,保证员工与企业上层的信息畅通,帮助员工克服和减压,不断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要加强对职业病的预防、控制和消除,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劳动者进行体检,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等,预防、控制和有效消除职业危害,确保员工身心健康。


(五)产学研用相结合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产学研用相结合,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产学研用结合的有效模式和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支撑了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大力推动了教育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


1.企业在产学研用结合方面的风险


(1)研发风险。即企业的研究开发可能存在失败,承担巨额研发经费损失带来的风险。


(2)市场风险。技术创新未以市场为导向,具体表现在一是技术研发在选题时,就脱离了市场,使得技术转化先天不足;二是在转化环节上,没有根据应用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技术成果不能实现转化。


(3)利益分配风险。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通过相互联盟与协调,作为一个整体而创造出来新增收益,如果收益分配不合理,会给企业带来加大交易成本的风险,如收益分配风险、技术成果分配风险等。


2.产学研用结合风险的控制措施


(1)企业应当重视产学研用结合。牢固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这个核心,把产学研用结合的基点放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手段,积极开展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联合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实行优势互补,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要重视和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和交流,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引导技术创新要素聚集到企业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来,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同时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确保企业发展中急需人才不断得到补充。


(2)确定不同产学研合作方式下的利益分配模式。不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下,产学研用联盟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风险分担程度和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采取不同的利益分配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合作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一般有三种,即委托开发模式下的利益分配方式、合作开发模式下的利益分配方式、共建实体模式下的利益分配方式三种(见图5-1)。


image.png


(六)支持慈善事业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慈善文化传承,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安老助孤、帮残助医、支教助学等慈善爱心活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动企业支持社会慈善爱心活动,对于组织调动社会资源、调节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今,许多企业积极投身到慈善事业中。如每购买一瓶农夫山泉,就可以为西部山区孩子捐1分钱;每乘坐一次南航班机,就有1角钱注入南航关爱基金;每申请一张招行信用卡,就有1元钱捐助慈善事业。


企业通过捐赠等慈善公益事业,企业能够达到无与伦比的广告效应,既能享受税收优惠,又能提升企业的形象和消费者的认可度与赞誉度,提高市场占有率。著名的王老吉饮料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是46亿元,2008年捐赠汶川地震后,全年销售收入实现96亿元,1亿元的捐赠换来了50亿元的收入。但如果企业慈善行为操作不当,或者由于合作方原因,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相反的效果。企业在开展慈善活动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应该对慈善支出有预算控制,防止盲目或不计成本,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二是对于突发性的社会事件的捐赠,如地震捐款等,企业应从事件的严重程度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出发,经过评估和管理层研究决策,决定捐赠额度,量力而行,防止盲目性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三是对慈善实施过程和结果加强监督考核,防止慈善行为失败。四是通过建立慈善事业信息沟通机制,通过公开渠道公布企业慈善行为的全过程,防止外界误解导致的负面影响。


“仰承福泽,报效桑梓”,企业在关注公司自身发展的同时,应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支持慈善事业,奉献爱心和善举,扶助社会弱势群体,把参与慈善活动作为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潜在市场,将慈善行为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不断增强自身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例5-8】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在慈善营销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功。2007年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手举办“领驭奥运关爱里程”公益活动,通过全车系的公益试驾,累积关爱里程基金,援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我国130所西部贫困学校开展的“爱生学校运动包”项目。同时,活动在各大高校招募“爱心大使”,前往这些地区开展支教活动。上海大众参与特奥会慈善拍卖的举动也是一举两得。一方面上海大众为特奥会捐助了现金,另一方面,PASSAT领驭作为经典商务车的品牌形象,给参与当次聚会的社会名流和商业巨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ASSAT领驭作为“爱心标王”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这样的宣传效果,往往是直接广告所起不到的。


三、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重视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对企业前途、命运负责,也是对国家、为社会、为人类负责。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履行社会责任,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社会责任的履行。


(一)企业负责人要高度重视


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负责人的意识和态度。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承诺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核心,对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把履行社会责任提上企业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和部署社会责任工作,加强社会责任全员培训和普及教育,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努力形成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二)建立和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社会责任一定要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和商业模式中,才能行之久远。要把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建立健全预算安排,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统计和考核体系,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坚实的基础与保障。一是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具有一个负责任的内核,即确立具有可持续性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社会责任必须有机融合到原有企业战略体系中才能成功推进。二是将履行社会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看,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是一个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不断互动的过程。三是要明确社会责任的归口管理部门。为服务和促进企业全方位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与运行程序,通常包括组织机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四是建立预算安排和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通过全面预算的管控实现企业高效的社会责任行动,是实施社会责任战略的重要保证。五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统计和考核体系,定期对公司整体、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员工个人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具体评价与奖惩安排,分析成本与效益,建立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例5-9】


中国移动成立了由公司总裁任主任的社会责任最高决策机构——中国移动社会责任指导委员会。2008年中国移动CSR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年会正式召开,明确了CSR工作的定位与管理理念,审议通过了年度社会责任重点工作、2008~2010年社会责任规划以及关于成立企业员工志愿者组织等一系列决策建议,并且中国移动正式确立了贯穿集团总部与省级公司两个层级、横向协调总部20个部门和31个省(区、市)以及香港运营子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组织体系,实现了全集团社会责任工作的统一组织与有效管理。在各省级公司均建立CSR案例收集与报送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明确社会责任管理办法、组织制定年度统一社会责任工作计划,将相关重点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以及推进电子平台建设,省级公司社会责任管理逐步走向科学、规范。


(三)建立责任危机处理机制


近年来,一系列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事件不断曝光,不少企业相继陷入社会危机之中。面对危机,有的企业化险为夷,而有的则轰然坍塌。在出现履行社会责任危机时,企业应主动对利益相关者群体和媒体说明真相,与公众真诚对话,公开检讨,做出承诺,以求得公众的谅解和支持。而且,要对某些社会尚未意识到的但可能发生的相关问题主动采取补救措施。在企业内部,对问题的反映和对公众的承诺被整合进企业正在进行的决策中,成为一线管理者的责任。对企业相关政策的执行标准和措施开始实施,并且建立了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激励措施。只有建立这样的危机处理机制,企业才能取得消费者的谅解和管理层的信任,达到化险为夷的效果。


(四)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让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社会等各方面知晓自己在社会责任领域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可以增强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使企业由外而内地深入审视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全面提高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价值。


近几年来,国务院国资委、上交所、深交所、中国银行业协会等政府和行业组织相继出台政策文件,要求和建议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越来越多的企业争做“优秀企业公民”,积极主动地披露社会责任报告。2009年我国已有各类社会责任报告达582份,是2008年169份的3.5倍,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涉及电力、电信、钢铁、石油、化工、纺织、金融、交通、零售等领域,国有企业占到80%。但目前企业发布的责任报告信息非常有限,信息披露的深度和广度存在欠缺,覆盖面不高,难以发挥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的作用,需要不断加以完善。


1.认真执行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行业组织的要求


企业应当根据政府监管部门、社会行业组织的要求,积极主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执行财政部等五部委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企业,应当单独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条件尚不成熟的企业,在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中,应当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作为内部环境自我评价的重要内容。


2.社会责任报告应当覆盖企业已履行的所有社会责任


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面对的是政府有关监管部门、股东、债权人、员工、客户等利益相关者,因此,要求社会责任报告覆盖面广,至少涵盖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慈善捐赠等内容。


3.社会责任报告应当经过独立第三方外部评价


企业对外公布社会责任报告,应当内容真实完整,实事求是。可请独立第三方出具意见,或聘请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验并出具审验声明或报告,保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客观、公允,同时通过信函调查等方式,听取政府有关监管部门、股东、债权人、客户、员工等利益相关人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查漏补缺,持续改进。经外部第三方审验是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信度的最佳方法之一。


我国现在要求上市公司提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需要提供报告的公司应该认真提供,保证报告的真实、必要性等,保证报告的质量;其他企业也要积极主动提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承担社会责任,这也是提升自身国际地位,加强竞争力,使本企业产品走向国际,树立品牌形象,塑造有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基础的重要手段。我国内地的证券交易所没有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进行强制规范,但从经济发展的走向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的规范将是未来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Loading...
小竹财税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