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0日,《合肥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现将《规划》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依据
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数字江淮”的指导意见》
二、出台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近两年,各省市加紧布局数字经济,贵州、广东、浙江、广西、杭州等省市已印发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福建、杭州、福州、济南、深圳等省市已出台数字经济专项政策。
三、起草过程
市数据资源局于2018年6月启动《规划》起草工作,2019年6月形成初稿。2019年7月至8月,分别征求了各县(市)区和市发改委等35家市直部门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补充调研和修改完善;9月,再次征求了各县(市)区和市发改委等19家有明确任务分工的单位意见;10月至11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个月,通过合法性审查;12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2020年1月,根据市政务常务会议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规划》。
四、主要目标
到2020年,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40%以上;到2022年,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42.5%以上;到2025年,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50%以上,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国内领先,数据引领型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五、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五个部分,分为发展态势、发展基础、总体要求、发展重点、保障措施。
第一部分:发展态势。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数字经济发展态势。当前,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数字经济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数字技术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各省市积极抢位发展数字经济。
第二部分:发展基础。包括发展现状、存在不足两项内容。其中,发展现状部分,从数据资源聚用成效明显、数字产业化加速发展、产业数字化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基础扎实、数字基础设施稳步提升、区域发展亮点频现等六个主要方面总结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数据价值挖掘不深、市场主体培育不足、发展基础有待夯实、数字人才相对短缺。
第三部分:总体要求。包括发展思路、发展原则、发展定位、发展目标4项内容。其中,发展思路部分重点提出“136”发展行动计划,即:以数据资源为核心驱动,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等3大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核心数字技术突破、数字产业化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业农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业数字化升级等6大重点任务。发展原则部分从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扩大规模、重点突破、找准定位、特色发展、聚焦园区、项目推动等方面,明确数字经济发展遵循的原则。发展定位部分从全国、长三角、全省三个层面,找准合肥数字经济发展定位,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科创中心、长三角数据资源汇聚应用中心、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
第四部分:发展重点。包括凝聚数字经济核心动力、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搭建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健全数字经济产业体系4项内容。凝聚数字经济核心动力部分,从数据资源汇聚、数据标准化与开放共享两方面,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动力引擎”。其中,数据资源汇聚主要从数据资源采集与汇聚、建设完善全市统一的政务云、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搭建完善主题数据库等方面发力,数据标准化与开放共享主要从完善数据资源管理制度、推动政务数据开放、推进数据资产增值应用、促进各类市场数据流动等方面发力。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部分,围绕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汇集和处理等全生命周期,从推进城市物联网感知体系建设、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加快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建设等方面,加紧部署5G等数字基础设施,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支撑。搭建数字技术创新体系部分,从布局前沿数字技术研究、突破关键共性数字技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推动创新引领数字经济发展。其中,布局前沿数字技术研究,重点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积极推动类脑认知、量子信息、区块链等前沿数字技术研究;重点突破大数据分析处理、云计算、边缘计算、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认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等关键共性数字技术;加强基础前沿技术平台、开源共性技术平台、产业基础支撑平台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健全数字经济产业体系部分,从聚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稳步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推动工业农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服务业数字化提升等方面,统筹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其中,人工智能产业,重点聚焦“中国声谷”,打造“耳聪目明,心灵手巧,知行合一”的人工智能产业结构,深化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各领域应用;数字产业化重点聚焦大数据和云计算、网络信息安全、5G、物联网等具备一定基础的新兴产业,加大培育力度;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围绕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打造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和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工业数字化重点聚焦工业互联网、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关键环节和优势领域,推动制造体系和工业产品数字化,农业数字化重点聚焦农业生产、管理、服务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重点聚焦数字金融、数字文教、数字医疗、科技服务、数字养老、数字社区等重要领域,全面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提升。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重点从强化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扶持、集聚数字人才、完善支撑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开放合作、加强监测评估等七个方面,优化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保障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