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要素
效力注释:
现行有效
发文日期:
2022-11-15
发文字号:
发文机关:
合肥市人民政府
收藏

【解读】关于《合肥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一、出台背景和意义


节能减排是从源头降低能源消费、减少污染物排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合肥市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十三五”期间,以年均3.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7.7%的GDP增速,用较低的能耗支撑了经济中高速增长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十四五”是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对节能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实现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在全面贯彻落实《“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21〕33号)、《安徽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皖政秘〔2022〕106号)文件要求,学习借鉴先发地区经验做法,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合肥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通过对全市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明确重点领域、行业、环节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方向,提出加强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物治理的工作举措,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力争达到13.5%,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累计达到3.83万吨、0.18万吨、0.91万吨、0.63万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力争基本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由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机制、强化工作落实五部分内容组成,全文含附件约8700字。其中:


关于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聚焦重点行业、重要领域、关键环节,部署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升级改造工程、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程、商贸流通节能减排工程、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煤炭减量替代和清洁高效利用工程、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等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将污染减排与节能降碳工作有机融合,加快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关于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机制。坚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健全标准体系、完善经济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完善市场机制、加强统计监测等八个方面着手,不断健全节能减排制度体系,为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强化工作落实。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系统性的工作。为抓好工作落实,提出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考核、强化监督检查、开展全民行动4项保障措施。


四、主要亮点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综合考虑能源消费结构、节能潜力、区域发展定位差异,对“十三五”能效水平领先、能源“双控”目标任务完成较好、节能潜力较小的地区,适当下调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对产业结构偏重、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节能潜力较大的地区,适当加压,倒逼其经济向低能耗低排放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商贸领域用电量约为交通运输业的2倍以上,和工业、建筑、交通领域同样是节能重点领域。近年来,服务业用电量快速增长是影响全市完成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市在国家和省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商贸流通节能减排工程”相关内容。


三是创新工作举措。如,在工业领域,提出“组织开展节能诊断”“加快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提升能源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水平”等举措。在建筑领域,提出“建立建筑能耗信息公示制度,引导物业管理企业加强运营管理”“优化道路照明和建筑景观亮化运行模式,严控新建高耗能、大规模、过度亮化甚至造成光污染的灯光秀项目”等举措。在交通领域,提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微循环公交等设施建设,优化运力配置和换乘环境”“有序推进充换电、加注(气)、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