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要素
效力注释:
现行有效
发文日期:
2023-03-20
发文字号:
合政〔2023〕19号
发文机关:
合肥市人民政府
收藏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外资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合肥市外资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3月20日


合肥市外资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安徽省外贸发展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安徽省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精神,进一步稳定外资外贸规模,提高外资外贸质量,更好地发挥外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


围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高水平开放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结合“徽动全球”万企百团出海行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到2025年,着力提升外资外贸规模,力争全市外商直接投资超1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超4500亿元;着力提升市场主体数量,力争全市新成立外资企业数量达280家,较2022年末实现翻番,外资企业数量超1500家,力争每年新增进出口企业数400家,进出口实绩企业数超4500家;着力提升外资外贸质量,推动一批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力争境外世界500强投资企业数量达到120家,服务贸易总额达35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300亿元;着力提升平台载体能级,国家级开发区外商直接投资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省级开发区外商直接投资预期目标较2022年末实现翻番,力争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以下简称合肥片区)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较2022年末实现翻番。


2023年,力争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引进世界500强10家左右,落户标志性外资项目1-2个,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工作举措


(一)推动外资招大引强。


1.落实国家开放政策。深入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推进金融、汽车制造等领域开放政策落地。深入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外的限制性措施,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平等适用国家各项政策,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标准制定等工作。(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市司法局、市商务局、市公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排名不分先后,下同;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以下均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深化利用外资重点领域开放。积极争取将合肥优势产业列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及《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支持设立中外合资医疗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参与“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发展。引进符合条件的境外银行业、保险业企业在肥设立分支机构,支持设立外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引导外资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外资依法依规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支持政策同等适用于外资特许经营项目建设运营。(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投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实施世界500强招引专项行动,有计划走访世界500强企业驻华地区总部和全球总部,赴港澳台、日韩、欧美等重要外商投资来源地招商,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跨国公司、驻华商会和贸易投资机构合作交流,开展有针对性的投资促进和项目推介,强化外资招商合肥品牌。推动外资招引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结合,探索联合沪苏浙共同开展境外招商活动。谋划设立境外委托招商代表,构建辐射全球的国际化投资促进网络。探索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实现企业设立登记、社保登记、税务发票申领、公积金登记等企业开办业务线下“一窗受理”。(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外办、市台办、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税务局、市投促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自贸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产业链外资招引。推深做实产业链招商,围绕“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和价值链中高端重大项目,充分发挥产业链专班作用,联合产业链龙头企业,全面梳理产业链外资招引重点领域和目标企业清单。强化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组织开展项目跟踪、洽谈、签约以及落地服务工作,力争实现我市外资企业数量更多、质量更好、布局更优。(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各产业链专班牵头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5.积极引进外资研发中心。落实国家关于科技创新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等优惠政策,支持其人才(团队)认定“合肥市高层次人才”。为外资研发中心聘用的海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参与职称评审建立绿色通道,按照政策规定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允许将其海外工作经历、业绩成果等作为评定依据,符合条件的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发挥我市科创和产业基础优势,重点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行业领域引进一批外资研发中心。引导和鼓励长三角外资研发中心在肥设立分支机构,吸引外资研发中心向合肥转移。鼓励和支持外资研发中心承担国家科技任务,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加速国际高端服务业聚集。积极招引全球性商务机构,吸引跨国公司、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在我市设立外资地区总部和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加快推进法律、咨询管理、检验检测服务、设计、广告和会计等国际高端服务业在肥布点。支持外资加大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服务等投资,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外资商贸、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服务等产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外贸主体培育。


7.支持外贸企业做大做强。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光伏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外贸龙头企业。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对进出口过亿美元潜力的招引项目,明确将进出口业绩作为重要招商因素。(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增强中小企业外贸竞争力。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等方式走出去抢订单、谈合作。对中小企业参加境外展会等开拓国际市场活动给予支持。开展外贸助企帮扶行动,实施产贸对接、政策宣讲、业务培训等活动。(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外办、市台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9.做强合肥智造品牌。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发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链,加速形成基地内产业集聚,推进优势产品出口。加大“走出去”力度,支持企业到国外设立营销网点或投资办厂,强化国际市场布局,扩大外贸规模。支持企业加强研发、渠道建设,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鼓励企业注册自主品牌,扩大产品出口,积极争创安徽出口品牌,助力“合肥智造”走向世界。(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庐州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力促外资外贸创新发展。


10.拓展利用外资新方式。鼓励外资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外资依法参与不良债权重组与处置。引导外资通过合资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参与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推动我市企业以跨境并购、境外上市和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行、返程投资等多样化股权方式,引进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加强同优质海外并购基金合作,探索通过高水平海外并购基金引进优质海外项目机制。(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投促局、市产投集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1.提升服务贸易水平。全面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鼓励发展技术贸易、数字贸易、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扩大服务进出口规模。积极争创国家数字贸易示范区。加强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及娱乐服务、加工和保养维修服务等行业培育招引力度。探索建设中小服务贸易企业统保平台,提升我市服务贸易企业抗风险能力。(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12.推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大力招引国内外重点跨境电商企业(项目),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发展跨境电商,指导有条件的企业自建独立站,培育自有渠道、用户群。开展跨境电商系列对接、培训、专题讲座,鼓励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积极培育跨境电商孵化中心、产业园区,支持省、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对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考核评估。(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税务局、庐州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13.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健康发展。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助力全市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对企业海关高级认证辅导培育力度,在进出口通关环节予以便利化服务。对已经办理代办退税备案但尚未进行首次申报退(免)税实地核查的生产企业,属地税务机关在收到首次委托代办退税业务申报信息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实地核查工作。(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庐州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14.支持使用和建设海外仓。鼓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RCEP成员国等新兴市场建设、租赁使用海外仓,扩大欧美市场海外仓布局,完善海外服务网络体系。加强海外仓政策宣传,指导企业积极申创省级公共海外仓。到2025年,全市建设或使用海外仓达到200个,公共海外仓服务企业超过500家。(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庐州海关,市物流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发展保税维修和离岸贸易。指导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推动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等保税维修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合肥片区内企业按照综合保税维修目录开展“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商业银行对真实、合法且具备合理性的离岸贸易业务,可自主决定审核交易单证的种类。(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自贸委、庐州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16.提升外商投资吸引力。积极抓住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股权投资试点机遇,引入境外资金支持合肥片区科创企业发展。加强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国际组织、商业企业协会对接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旅行社落户合肥片区,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项目。(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文旅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司法局、市外办、市自贸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17.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支持合肥片区RCEP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建设,构建涉外商事纠纷一站式法律服务体系、涉外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跨境电商监管方式,简化优化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备案流程。统筹利用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政策,推动重大外向型项目在合肥片区内布局。(市司法局、庐州海关、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外办、市自贸委、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8.提升国际人才保障服务能力。对接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科大硅谷、科大科技商学院,支持合肥国际人才城、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等联动发展,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争取全省首家移民事务服务中心落户合肥片区。鼓励合肥片区范围内的公立医院探索为境外员工和外资企业高管提供便利化医疗服务新模式,支持安医大二附院国际医疗部建设。(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自贸委、市外办、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升平台载体能级。


19.提升开发区平台能级。高新区、经开区、蜀山经开区和新站高新区要聚焦各自产业特色,安巢经开区要加强与高新区合作联动,形成差异化产业布局。蜀山经开区要加快跻身全国百强,长丰经开区、肥西经开区等有条件的开发区要全力争创国家级经开区。发挥开发区利用外资主阵地作用,全力以赴做强高端产业集聚,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能级。(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0.加快国际合作产业园发展。推进中日、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支持园区建立健全对外招商引资、引智渠道,探索园区国际化建设模式,打造国际化环境。引导境外隐形冠军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园区建设。丰富中德会客厅功能,谋划建设新的国际合作产业园。(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投促局、市外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21.发挥国家级试点示范基地作用。加快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经开区进口贸易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促进进口、服务产业、提升消费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满足全市战新产业发展和多元化消费需求。推进国家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工作,经开区、新站高新区要切实加快进度,着力推进项目实施,充分发挥示范资金作用。高新区等产业相对集聚、外经贸发展成效较好的区域要积极争取示范。(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庐州海关、新桥机场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22.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提质增效。大力拓展综合保税区平台功能,高标准建设综合保税区,在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中争先进位。推动合肥综保区围绕集成电路产业,打造高水平“加工制造中心”。推动经开区综保区打造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和检测维修中心等“保税+”五大中心建设。支持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提升国际贸易服务能力,加快申建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市商务局、庐州海关、新桥机场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23.围绕枢纽口岸提升辐射能力。着眼合肥全省口岸枢纽核心定位,全力打造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以日本、东南亚、欧美等为主要通航点,拓展国际货运网络。加快推进合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大力实施“合肥中欧班列+”战略,增开回程班列、企业定制班列以及城际班列,深化“班列+产业+园区”合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合肥水运港服务能力,促进水运航线加密运行,提升“始发港”“目的港”发展水平。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持续拓展铁海联运、河海联运新通道,加强与宁波港、上海港等沿海港口合作。到2025年,开通国际国内全货机航线20条以上,中欧班列年发运1000列以上,集装箱吞吐量50万标箱以上。(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庐州海关,市物流集团、安徽港口集团合肥有限公司、合肥航空货运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健全外资外贸支持体系。


24.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机制。健全“一口受理”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受理解决机制。完善投诉接收、协调转办、研究处置、及时反馈的闭环处理流程,规范处理程序,提高处理效率,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25.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发挥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建立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实现“一站式”综合服务。落实合肥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推动完善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探索建立合肥片区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完善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合肥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建设,依托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围绕产业链,建立优势产业的知识产权产业联盟。(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市自贸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6.巩固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作用。优化出口信保承保和理赔条件,对年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下企业实行统保,做到应保尽保,对获得省级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补贴的企业给予配套支持。积极拓展产业链承保,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出运前订单被取消风险等的保障力度,加强对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承保支持。(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7.切实抓好外贸企业融资支持。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加大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融资担保机构开展远期结售汇信用担保业务,推动金融机构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水平,引导中小微外贸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将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及保单融资业务集成至“信易贷”平台,发挥市“信易贷”特色融资服务作用,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纯信用、低成本融资。(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8.加大财税等支持力度。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资金用于外资专项工作激励,鼓励合同外资到资、支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等。针对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发展新趋势,及时优化政策支持方向。全面落实跨境电商等税收优惠政策。对经认定的三类以上新业态新模式出口企业实现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全覆盖。对出境参展、招商活动团组在出国批次和经费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商务局、市外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优化国际化生活服务环境。


29.优化国际教育服务。全面推进教育国际化发展,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建设一流国际化学校。整体提升合肥教育国际化水平,在人才引进密集区域合理布局建设有国际化特色的学校,为国际人才子女教育需求提供服务保障。支持中小学校按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接收外籍人员子女入学。(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0.增强国际医疗服务供给。支持医疗卫生领域国际化合作,探索开展商业健康保险跨境结算试点。支持具备条件的本市医疗机构提供国际医疗服务,完善机构合作、分级诊疗等功能集成的国际化医疗服务新模式。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及员工驻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做好国际社区属地医疗服务。支持外籍就业人员、外商投资企业员工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享受相关医疗保障待遇。(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1.提升外国人才来肥工作便利度。健全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进服务机制,加强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建设,优化外籍高层次人才居留许可、人才签证、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税收减免等办理程序。对于外资研发中心聘用的海外高端人才,符合条件的可以采取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方式办理工作许可。鼓励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包括外籍高端人才在内的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为外籍人才领取养老金提供便利。(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2.构建国际化社区发展体系。吸引国内外一线品牌机构在肥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定制中心,构建国际化优质商品供给体系。吸引更多国际化餐饮品牌落地合肥,提供多样化、品质化餐饮消费场所。到2025年,打造不少于20个国际化社区。(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市外办、市商务局、市投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市稳外贸稳外资工作专班和外资招商联合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外资外贸工作,强化部门联动、分级协同,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开发区按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广泛宣传稳外贸稳外资发展成效,讲好投资合肥故事,加强外贸监测预测预警,积极营造稳外贸稳外资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外资外贸项目要素保障。实施重点项目市县(区、开发区)两级联系制度,解决项目审批、用地、能耗、融资、物流、人员出入境、设备及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问题。建立完善重点外资外贸企业名单,推进企业增资扩产。


(三)发挥招商中介作用。提升全市外资委托招商能级,加强与跨国银行、中介组织、国际化产业基金、长三角外资企业等交流,开展招商合作。鼓励知名机构来肥设立孵化招商中介机构,激活委托招商新动能。


(四)培养复合型外资外贸促进人才。强化开放型干部业务能力培训,将外资外贸促进学习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强化领导干部利用外资外贸推动开放、促进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意识。市县(区、开发区)两级定期举办与外商投资促进与服务、外贸政策宣讲等有关培训活动,提高全市外资外贸促进工作业务水平。各县(市)区、开发区应培养一批懂产业、懂语言、善招商的外资外贸投资促进专业人才。


(五)优化考核体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投资”,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行业利用外资促进外贸力度,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各部门应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或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定期报送进展情况,市稳外贸稳外资工作专班办公室负责定期通报。


本计划涉及奖补实施细则由相关市直部门另行制定。市级同类政策标准不一致的,按从高不重复原则执行。


附件:


1.各县(市)区、开发区新成立外资企业、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预期目标(2023-2025年).doc各县(市)区、开发区新成立外资企业、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预期目标(2023-2025年).doc


2.各县(市)区、开发区境外世界500强预期目标(2023-2025年).doc各县(市)区、开发区境外世界500强预期目标(2023-2025年).doc


3. 工作任务清单.doc工作任务清单.doc

Loading...